深化“垃圾革命”,共建“无废城市”,共创美好家园
深化生活垃圾治理是“无废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浙江省天台县聚焦源头分类减量化、中端收运规范化、末端处置资源化,实现了生活垃圾总量负增长和零填埋,走出了共创美好家园的绿色路径,为建设“无废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一、加强宣教督导,实现源头分类减量化 以拉风活动聚焦热点,加快习惯养成。天台县围绕“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目标,不断创新宣传教育方式,组建“拉风小达人”、“拉风之旅”、“拉风团”、“拉风家庭”等“拉风”系列大型宣教活动20余场,广泛发动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垃圾分类60余次,组织垃圾分类进文化礼堂宣讲10余场,举办垃圾分类指导进学校、进机关、进金融机构,充分利用“报、网、端、微、屏”等各类媒介开展宣传,形成了垃圾分类大宣传格局。同时,县垃圾分类办还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常态开展专项检查指导,“一月一主题”完成了对物业行业、快递行业、餐饮行业等14个行业的专项培训指导,有效提升了行业分类质量。此外,县垃圾分类办全域推进“撤桶并点+定时定点”工作,全面落实“桶长制”,进一步提高居民垃圾分类准确率,全县城乡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100%。
“拉风”系列宣教活动 二、强化过程监管,实现中端收运规范化 完善城区分类收运网络。在居住小区、主次干道实行“定时定车定线定类”+“音乐线”的收运模式,城区共有分类收运车26辆,分类四轮电瓶收运车14辆,设置易腐垃圾分类清运专线44条、其他垃圾清运专线 38条,实现了一车一类、专桶专用、专车专收、专线转运。 健全乡镇分类收运网络。深化“户分、村收、镇转运”的收运模式,在每个行政村均配备分类收运车,易腐垃圾运送至农村资源化处理站点,全县32座农村资源化处理站点均配备了易腐垃圾收运车,其他生活垃圾则运送至乡镇中转站,中转站配备垃圾收运车12辆,实现乡镇生活垃圾分类收运。 建立垃圾收运“三不”机制。对“撤桶并点”的小区实行“不分类不收运”,对运至中转站的垃圾实行“不分类不进站”,对运至垃圾焚烧厂的垃圾实行“不分类不进厂”,杜绝“先分后混、混装混运”。 三、完善设施建设,实现末端处置资源化 近年来,天台县持续提升生活垃圾处置能力,完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一是全面提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投资3.06亿元,建成天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设计总规模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一期日处理规模400吨,年处理生活垃圾量16.7吨,年发电量8000万度,实现生活垃圾“零填埋”。二是为满足全县餐厨垃圾的规范化管理和无害化处置需求,建成天台餐厨(厨余)垃圾处理场,日处理餐厨(厨余)垃圾50吨,进一步提高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三是探索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建立再生资源分拣中心,引进“益哥回收”公司,建立以“实体回收站+流动回收车+手机APP”为组合的绿色智慧型再生资源分类回收体系,全县范围内已设置“益哥回收站点”45个,其中农村站点10余个,实现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变废为宝”。
天台县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 建立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分类处置体系,推进分类提标、收运提质、处置提能重点工作,是实现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基础保障,更是天台建设全域“无废城市”的重要举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