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增长6倍,联投新城集团赋能武汉新城产业“硬核”出圈!
4月15日,首届中国软件创新发展大会在东湖高新区花山生态新城召开,武汉软件产业再一次成为全国焦点。 2012年以来,武汉软件业务收入从362亿元跃升至2519亿元,增长近6倍,软件产业规模占中部地区的47%,同比增速(20.02%)高于全国平均增速(11.2%)8.8个百分点,居副省级及以上城市第一位。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通过十年的努力,武汉软件产业一步一脚印,成长为中部地区唯一的“中国软件名城”。
武汉软件产业发展关键成果图 (2012——2023年) 2012年,武汉软件新城奠基, "双谷"第一城启动。 2013年,武汉正式成为中国软件名城创建试点城市。 2013年,武汉市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软件和信息服务·武汉洪山区)。 2015年,武汉市软件业务收入突破1000亿元。 2015年,以斗鱼、卷皮、盛天网络和宁美国度为代表的武汉互联网“四小龙”迎来起飞。 2016年,武汉形成以武汉软件新城为核心,光谷软件园、洪山国家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示范基地为两翼,并辅以江汉、江岸等区软件园,构建软件产业“多箭齐发”格局。 2017年,中国软件生态大会武汉站首发起航。 2018年,武汉市软件企业个数、软件业务收入增幅、软件产品收入增幅均位列全国第一。 2018年7月,“2018中国软件百强企业”名单公布,武汉邮科院、天喻信息、领航动力、佰钧成成功上榜。 2019年3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授予武汉市“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称号,中部首个。 2019年,武汉市(首届)软件百强企业名单揭晓,光谷企业占87席。武汉市软件业务收入突破2000亿元,达2411.1亿元。 2020年,阿里巴巴宣布华中总部将落户武汉,金山软件(武汉)总部项目正式启动。截至当时,已有百度、阿里、小米、小红书、360等80多家数字经济企业在武汉谷设立华中总部或“第二总部”。 2021年,武汉市成功获评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成为2021年全国3个综合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之一。 2022年12月,武汉市政府发布《武汉市加快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 2022年,武汉11个项目入选国家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数量居全国城市第一;12款产品入选国家工业互联网App优秀解决方案,数量均居全国城市第二。 2023年,武汉市首版次软件产品名单发布。 截至目前,武汉已有13家软件企业在A股上市、3家软件企业赴境外上市,5家中国软件百强、2家中国互联网百强,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4家、入选中国软件名企2家,构筑起良好软件产业生态圈。 武汉软件产业的高速发展的背后,是武汉强大的创新优势、政策支持,以及软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不断提升,亦是联投新城集团探索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主动融入和服务全省区域发展战略布局,聚人兴产、聚产兴城、产城一体,共同缔造美好新城的结果。 92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101个科研机构,2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为软件产业提供了充足的人才支持。 《加快促进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2—2025年)》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创造了良好的软件产业生态环境。 软件企业和软件园区的支撑和创新驱动,加速推动了武汉软件产业突破性发展。 作为武汉武汉建设中国软件特色名城的核心示范区,武汉软件新城与武汉同频共振,不断汇聚全国软件领域创新力量。“10年来,我们在产业结构上,进一步加深对软件和信息服务这个行业挖潜的深度,同时也不断拓展我们的产业宽度,形成双轮驱动加各种新兴行业的发展态势。”武汉软件新城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梁勇表示。通过汇聚创新力量,园区形成了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构建起光谷软件产业生态圈,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
武汉软件新城已聚集了200多家的软件和服务外包企业 延伸产业布局 赋能产业“硬核”出圈 多年来,联投新城集团以“以城兴产、以产兴城、产城融合”为主导,充分发挥片区开发、板块协同、多级联动优势,打造互惠共赢、深度融合的产业投资平台。深度聚焦优势产业和“51020”现代产业集群,“双招双引”、延链补链,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在产业发展中争当“链长”、勇做“链主”,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增长点,强化资产运营,赋能新城产业升级和能级提升。
在高标准建设武汉新城,深度参与武汉都市圈的建设发展过程中,联投新城集团主动承接武汉优势产业外溢,统筹推进花山生态新城、梧桐湖生态科学城、光谷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产业转型升级,加速形成创新型产业集群;大力吸引优秀科技人才、青年企业家、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精准引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高端技术人才和创新创业团队落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