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提质效增——高家村三维地震采集项目组织管理交漂亮答卷
5月18日下午,金色余晖漫撒晋西黄土高原,伴随着最后一声炮响,《山西临兴东区块高家村三维地震采集工程》圆满收官!此役,中联公司克服了恶劣天气、新冠疫情和复杂地表条件的影响,向管理要效益,以“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在技术、装备、质控等方面实现多维度创新,全力打造“创新工程”,实现了质量效益双丰收,为2020年临兴东区块提储赢得了先机。
创新技术设计和质控技术,一级品提质4%,实现质的飞越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着眼于“两宽一高”的技术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在高覆盖、长排列基础上,首次在黄土塬地区采用全方位观测系统,进一步强化了“两宽一高”地震采集技术,为OVT域数据处理解释提供了高品质地震资料,资料品质较以往有了明显提升。 现场处理剖面的目的层连续稳定,构造特征明显,信噪比高,分辨率好,资料一级品率较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达到88.9%,资料交付合格率达到100%。
创新引进物探新装备,提速提效创历史最高水平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项目引进了全球最先进的鲲腾节点+独立激发系统,首次在鄂东缘投入生产。鲲腾节点系统由多个节点单元组成,单支仅0.65公斤,只需充电、埋置、接收、下载数据即可完成数据采集,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操作简便、成本低、功耗小、连续工作时间长等优势,真正实现了从有线到无线的飞跃。
由于新装备没有了传统的仪器车、大线小线和附加设备,省去了大量放线、查道的时间,降低了跨越山川沟壑的安全风险,真正打造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阳光作业模式,实现了“高产、稳产”,同时新装备自带QC属性,有效规避了有线仪器自身干扰大、掉排列、点位偏移等质量风险,节点全天候工作特性可以实现观测系统灵活多变采集,使进一步提高覆盖次数改善资料品质成为可能。
首次引进BV-620低频可控震源,独有先进高振动输出、低畸变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与井炮相比更加安全环保、穿透力更强。此次在黄土塬城镇区应用,能够拓展激发频带,实现高覆盖压制随机干扰,提高资料信噪比。同时减少了对植被破坏而引发的工农纠纷,营造了和谐施工环境,保证障碍物区地震资料完整。
该项目实物工作量为35000炮,受疫情影响延误了43天,按照传统仪器平均日效计算,很难满足工期要求。采用新装备后,平均日效1635炮,实际采集仅用21天,采集比原计划提前7天完工,为9月底完成储量报告提交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创新管理,安全运作零风险,延展了质效空间
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本次三维地震施工面积412.86km2,投入施工人员1590人,工序多样,全流程工序管理对成果品质至关重要。以往大量依靠施工方质检小组检查、现场物探监督抽查旁站等手段进行质控,效率很低。为应对大规模地震勘探作业的挑战,在生产一线,创新采用信息化质控技术,首次全面推广应用全数字化全流程质量控制技术。通过互联网地图、二维码技术、视频照片影像记录等方式,实现了钻井信息化、包下药信息化、爆炸信息化、钻井质控信息化、放线质检信息化和清线信息化等“六大信息化”管理,室内即可全方位深度掌控野外施工质量,各工种自证、取证、查证系统全面数字化,使工程质量在可信、可靠、可控方面得到质的提升。
面对沟壑纵横的黄土塬以及新冠疫情的突然来袭,海能发监理中心现场驻队监督自去年12月份以来一直坚守在生产一线,晋西分公司公司领导多次深入施工现场,对疫情防控和生产作业进行指导,建设性提出以“野外小帐篷”为单元的分散隔离措施,得到了当地政府的肯定与认可。勘探开发部组织技术专家利用网络平台审查施工设计、检查施工质量,节点控制不放松。
在不占天时地利的被动局面下,加强绿色勘探,强化安全管理,实现了人员零事故、零感染,营造了和谐的企地环境,直接效益和对后期勘探开发的间接影响意义深远。整个项目管理团队团结一致,不忘初心,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及时把各个阶段的问题清单转化成方法清单和成绩清单,为中联公司第一季度复工复产提交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供稿:中海油中联煤层气公司勘探开发部 刘红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