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祖国的东北到祖国的西南边陲
二月的华夏大地,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当人们褪下厚厚的棉衣准备迎接初春的暖阳之时,而在祖国的西南边陲,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日光溶溶下坠,风也在惶惶地吹着每一片不落的杜鹃、每一个不沉睡的人。戍守在西南边陲的边防官兵仍在与严寒做着斗争:大雪冻得手上长满冻疮、大风刮得脸上全是皲裂、超强紫外线射得眼睛通红,他们透支生命,只为守护国家的一寸一土。
回望历史,七十余年前,纵是蚍蜉撼树,中国人民志愿军仍以血肉之躯,打破了贪暴者的迷梦;那年往事回溯,志愿军以生命之火,烧灼巍巍大国梦,跨过鸭绿江,唱出一曲慷慨壮歌。
1951年1月,白云山阻击战在汉江南岸打响。白云山,位于汉江南岸,是汉江防线的咽喉要地,左翼为光教山,右翼为帽落山,互为依托,可以控制从水原通往汉城的铁路以及两条公路。敌人妄图拿下白云山,东远里首当其冲。1951年1月29日,美军先后出动8架飞机开始对东远里狂轰滥炸,又派出步兵在炮火掩护下向我阵地发起进攻。这片小小的开阔地,很快成为一片焦土。三营七连二班在排长韩家桢带领下坚守阵地,从上午打到黄昏,抗击了敌人坦克伴随步兵连续四次的猛烈攻击。在打退敌人的第三次冲击后,排长韩家桢等6人壮烈牺牲,只剩下高喜有一人。韩家桢中弹倒地后对高喜有说:“剩下你一个也要把阵地守住!”高喜有打光了所有的子弹,坚守不退。夜色降临,敌人停止了进攻,志愿军东远里阵地依然屹立……战后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授予该班“东远里阻击英雄班”荣誉称号。
横跨大江、徒步戈壁、踏过高原和勇闯雪山,从鸭绿江畔一路走到了雪域高原。几十年来“东远里阻击英雄班”的战士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忠诚、荣誉、无畏、胜战”的精神代代相传。东远里阻击英雄班身上伟大的精神力量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同志奋勇向前,一定要向七勇士守护东远里一般,守护我们最美丽的家乡——西藏,绝不让任何人掠走伟大祖国的一寸一土! 揆诸当下,蓝天白鸽竞群逐,暗潮涌动挑战露。对于当前纵身西南边陲的我们,吾辈当铭记历史于心,勇迎挑战前行。面对这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吾辈当铭记历史于心,勇迎挑战前行。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东远里阻击英雄班”的每一名战士,百年如一日,忍受着寂寞,无聊的生活。每天奔跑的训练场上,举枪瞄准,战术跃进,只为有一天上了战场,冲的更猛,打的更准;他们始终保持着百米冲刺的姿态。
万里无人烟的荒漠,呼吸困难的高海拔,艰苦卓绝的边疆巡逻,无不考验着高原边防军人的意志。
同志们在冰天雪地里匍匐,用温热的生命守卫祖国疆土,面对手上的冻疮,脸上的皲裂和汗水浸湿的衣襟,战士们却无一句怨言,直言:“考核的标准只是一个参考线,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争做更强,才能更好地守护祖国疆土!
我连官兵身为东远里阻击英雄传人毅然站在边防一线,无论是面对呼吸困难的高海拔,或是寒风凛冽的执勤侦观,还是艰苦卓绝的边防巡逻……这无不考验着我连官兵的卓绝意志。但面对这一系列困难,我东远里战士无一人喊苦、没一人怕难,坚毅地锻炼出了过硬的军事本领和极强的心理素质。
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从新中国建国初到建党百年,从祖国的东北到祖国的西南边陲,始终绽放着璀璨的光芒。东远里七勇士的生命之火也仍然激励着新的传人们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伟大爱国精神,永远跟党走,以“雄赳赳 气昂昂”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披荆斩棘、奋勇前进。(达瓦批楚、陈洪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