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承南京红色文化,推动艺术教育发展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和了解党的奋斗历史,增强文化自信。百年风雨征程,值得每一个人铭记。南京师范大学“红色绘征途 故事叙金陵”实践团从南京出发,深入挖掘南京红色历史文化,促进南京红色文化宣传教育。 南京得天独厚的红色历史文化沉淀以及优秀的红色文化保护体系为南京红色文化的教育和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红色研学,体会百年奋斗历程 为了深入学习党红色历史,“红色绘征途 故事叙金陵”实践团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雨花台风景区、南京长江大桥、渡江胜利纪念馆和中山陵园。回到记忆中的那一天,让历史的齿轮重新转动。 在展馆中辗转,我们回顾那些珍贵的影像,沉重的情感涌上心头。尘封的记忆像是决了堤,我们仿佛就站在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看着魏特琳女士焦急地将女孩领进学校,希望校舍能够阻隔外界的战火;何宝珍女士强忍心中的不舍,将自己的孩子托付给邻居;火光冲天的长江上,战士们和普通人民一起,义无反顾冲向江的另一岸;孙中山先生坐在书桌前默默阅读。 望着南京长江大桥,如一条一条巨龙盘踞在江水纸上。这是中国的技术,中国的智慧。
图一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图二 南京长江大桥 红色宝库,构建自己的资料库 结合在研学中收集的照片资料,“红色绘征途 故事叙金陵”实践团广泛浏览了网上的相关资料。在信息海中筛选出了需要的历史信息作为故事创作的基础和背景。从故事情节到人物着装,组员们反复确认、整理,最终建立起了我们自己的“红色故事库“。 红色绘本,重现历史故事场景 研学之旅和资料搜集让“红色绘征途 故事叙金陵”实践团的队员们深刻感受到红色历史的艰辛。本着宣传南京红色文化的初心,组员们筛选出最具代表的景区和对应故事情节进行再创作,通过现代的绘图手段、夸张的表现手法,再现红色经典。将红色文化以更新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 绘本绘制历时两周,内容和动作,人物和背景,都是组员们反复修改的成果。最终创作出五个红色故事,分别是——“金陵女子大学文理学院”、“‘大家’和‘小家’”、“争气桥”、“群众的力量”、“买书比买吃的还重要”,分别对应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同胞纪念馆、雨花台风景区、南京长江大桥、渡江胜利纪念馆和中山陵园等景区。 绘本成果出炉,组员们又将五个故事整合成H5互动界面进行线上宣传,观众可以通过点击来翻动书页阅读。 同时,组员们也设计了绘本衍生的文创产品,包括邮票,胶带等。
图三红色故事绘本设计
图四红色故事文创胶带 红色文化作为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着力点将永远年轻而充满活力。大学生作为国家的青春力量,以青春之我促进青春之国家。(文/陈瑞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