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陆中企经济网
   

新人限时福利

景德镇瓷业自然史:连接自然与文化
2023-03-08 13:38:33 来源: 浏览:222

导语:贺鼎,清华大学博士、北京建筑大学副教授,12年专注研究中国瓷业遗产,希望通过“景德镇瓷业自然史”计划,连接自然、文化与地方社区实践。

景德镇,位于江西省西北部的山岭之间,因御供瓷器品质优良,宋真宗将年号“景德”赐予了这里。此后,景德镇上千年间陶火绵延不断,享誉世界的陶瓷产品、活态传承的瓷业技艺和叹为观止的文化遗产,使其成为陶瓷大都会和中华陶瓷文明的代表性城市。

自2011年在攻读博士学位起,贺鼎一直致力于中国瓷业聚落遗产研究,在清华攻读博士学位的六年里,对景德镇长期、持续的深入研究使得他对景德镇传统瓷业遗产体系有深刻见解。2017年,贺鼎以景德镇历史城区为研究对象的博士论文《景德镇历史城区传统瓷业遗产体系及其保护对策研究》获得清华大学优秀博士论文一等奖。2020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贺鼎的学术专著《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城市与遗产》,该书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人类学、口述史等方法及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手段,在收集古地图、志书、瓷业文献等历史资料的基础上,深入阐释了景德镇瓷业遗产的系统性价值和单元形态结构。

在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下,贺鼎带领其科研团队继续对中国瓷业聚落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贺鼎提出不能用文化遗产或自然遗产二分的理念来理解中华瓷业遗产与文明现象,应当探知当地陶瓷从业者对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理解与地方知识,构建起包括植物、矿产、陶土、建筑、窑址、工艺、民俗在内的瓷业文化景观网络,从而改变现有的碎片化的、基于单纯文化遗迹的瓷业遗产管理方式,形成整体性的、自然与文化紧密结合的遗产管理策略。

贺鼎在景德镇调研

《景德镇:世界瓷业中心的城市与遗产》 贺鼎著

受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PlinytheElder)的著作《自然史》(博物志,NaturalisHistoria)的启发,贺鼎及其团队提出结合景德镇的瓷业历史编制《景德镇瓷业自然史》的想法,希望通过编制景德镇瓷业“辞典”的方式,实现遗产的传播和公众的参与,建立“自然-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弥合保护中自然与文化的割裂。同时,贺鼎团队也希望通过新的介入方式,融入当地知识,激活社区参与,拓宽遗产保护的边界,探索自然与文化、遗产与社区的关系。

在《景德镇瓷业自然史》编写工作过程中,贺鼎及其科研团队在景德镇申遗办的支持下,与在地运营的景德镇湖田书院(JingdezhenHutianAcademy)合作邀请地方工匠、学者、居民通过数字软件主动记录各自视角下及日常生产、生活中的瓷业文化景观,从与遗产联结最紧密的公众的视角出发,记录瓷业遗址与建筑、瓷业矿产与地质、瓷业植物、生产工艺、民俗仪式等自然文化要素,建立瓷业文化景观中自然、文化与实践间的价值网络与阐释体系,并且通过与当地社群的工作坊和联合教育项目,提升对瓷业景观网络的认知与保护、资助延续其工艺与地方知识传承。

在《景德镇瓷业自然史》的编写过程中,贺鼎及其科研团队运用了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将景德镇瓷业自然史中的要素归纳为:土、木、金、水、火、天、地、人、神九个类别。

堆积在水碓旁准备加工的瓷石矿

舂碓、淘洗瓷石矿的水碓

土:景德镇在宋代就出现了制瓷业,当时的工匠用瓷石作瓷胎、天然石灰石作釉灰原料,烧制出各种造型的瓷器,后来随着制瓷业的发展,在明代晚期开始使用高岭土、石棉、耐火粘土等作为制瓷的原料,这些优质原料是景德镇拥有比其他产区更高品质瓷器的保证。

木:植物在景德镇传统制瓷工艺中的不可或缺。狼萁草、酸枣叶、柿子叶等是釉灰的关键成分;松树是制瓷窑炉的主要燃料,其充足的油性为陶瓷烧成提供足够的热能;竹子和稻草是瓷器包装的原料;杉树、樟树则是瓷业作坊建筑所用的主要木材。

狼萁柴,用于配置釉料的蕨类植物,在传统工艺中它对于制造透亮、莹润的瓷器非常关键,古法炼釉也是重要的制瓷传统手工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景德镇山酸枣 ,其树叶用于配置釉料。

瓷窑附近,经常出现瓷业植物的“樟-蕨-竹-茶”共生现象,其中樟树是建筑营造的材料,蕨类是制造瓷器釉料的主要成分,竹子是用于瓷器包装的主要材料,茶饮则是陶瓷装盛的主要饮品,这些植物均与陶瓷关系密切。

景德镇杉木伐木现场,是瓷业建筑的主要营造材料。

火:熊熊燃烧、永不停息的窑火,以及由此形成的火神信仰是景德镇重要的文化遗产。景德镇传统瓷窑作坊营造技艺、传统制瓷柴窑烧成技艺是当地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时至今日,柴窑的把桩师傅仍会在开窑前向陶瓷祖师祈祷。

景德镇徐家窑复烧

天:景德镇的瓷业生产、瓷业习俗与中国二十四节气有密切关系,瓷器烧造需要在一年的特定时间进行,这被认为与特定的气温、气压、湿度等天气情况,以及五行、阴阳等传统观念有关。

地:瓷业生产场所与建筑是景德镇不可缺少的文化遗产,涉及窑房、作坊、行庄、店铺等丰富建筑类型。

人:陶瓷制作的核心是匠人,工匠的生命融入造就了瓷器,童宾浴火而窑成的故事,传达了这样的哲理。有民间谚语称:瓷业“过手七十二”,即制造瓷器有72道工序,相应的,景德镇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52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7项、市级43项。这些遗产传承人的经验、知识与智慧,以及他们对陶瓷及其周边自然与文化环境的理解,构成了瓷业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内核。

景德镇的瓷业建筑类型、匠人及其传统手工艺。这要求匠人对瓷泥与各种自然物品有着敏锐的感知力和形塑力。

2014年景德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世界“手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称号,2017年景德镇御窑遗址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景德镇世界遗产的内涵与要素仍在深化、挖掘过程中。瓷业自然史的梳理,有望将这些散落的文化、自然碎片连接起来,助力世界遗产申报与保护思路的拓展与深化。

​贺鼎,清华大学博士,师从全国勘察设计大师张杰教授,2015-2016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在美国国家艺术科学院院士、前欧洲人类学协会主席Michael Herzfeld指导下进行研究。目前担任中国文物学会历史文化名街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国际会员,国际遗产思辨协会(ACHS)会员,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城乡遗产保护大数据研究所所长。

Tags:景德镇 自然史 连接 自然 文化 责任编辑:少枫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良心揭露柿饼市场惊天骗局!亲赴产地,发现富平柿饼真相! 下一篇锚定主题再发力 开启飞越新篇章
热门推荐

推荐文章

图片主题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