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钢集团弋鹏飞:推进1344规划走向数字化和智慧化的中钢集团
受访嘉宾 | 中钢集团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 弋鹏飞
主持人 | CIO时代学院COO 刘晶
采访地点 | 中钢集团
中国中钢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为冶金工业提供资源、科技、装备集成服务,集矿产资源、工程装备、科技新材、贸易物流、投资服务为一体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其以专业化、国际化、实业化、信息化的发展战略展望未来,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积极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增强企业综合实力。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加快数字化发展,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协同推进数字化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央企作为国民经济的中流砥柱,在国家数字化转型战略的理应冲锋在前,勇于担当,标杆示范作用不言而喻。
中钢集团作为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有哪些成功的经验可资借鉴?对此,中钢集团信息管理中心总经理弋鹏飞先生接受了中国CIO百人会的专访,畅谈央企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和实践。
刘晶:请问一下中钢集团目前数字化转型发展到哪个阶段了呢?
弋鹏飞:目前建立形成了“4+N”的集团管控信息系统应用体系、“两地三中心”的信息化基础设施。
“N个专项业务系统”包括“三重一大”管理系统、经营统计系统、BI商务智能系统、银行对账系统和数据采集平台等近20个信息系统。形成了职能管理的横向联动、所属企业纵向贯通的集成、统一管控平台,在支撑中钢集团提高管控能力、支撑业务运营、促进流程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刘晶:其实您也多次提到中钢的信息化建设,那我们近几年提得比较多的是数字化转型,那您认为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区别或者说本质相通的地方在哪里呢?
弋鹏飞:关于信息化和数字化的概念非常多,比如网络化、信息化、数字化、数智化。
从国内外企业发展经验看,数字化发展包括三个方面: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
之前的信息化核心是通过信息系统固化业务流程,实现业务从线下到线上转变。
网络化核心是通过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实现万物互联,通过工业互联网等平台对实体产业赋能,实现产业链网络化协同。
智能化核心是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海量数据资源进行广泛深度开发利用,实现与物理世界和现实业务的在线闭环,最终向具有自学习、自调节、自主、自治能力的智慧化方向演进。
近两年提的数字化转型,就是由信息化向网络化、智能化转变的过程,最终实现智慧化。
信息化、网络化和智能化之间没有明确严格的分界或标志,都是数字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有递进关系,但又并行同时存在,相互支撑促进,螺旋上升发展。
通俗来说,可以认为信息化是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基础,智能化是数字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误区是容易将数字化等同于信息化建设,以为上一堆项目就可以了,其实不是,它是一个战略。数字化的核心是应对不确定性,是“以价值创新为目的,用数字技术驱动业务变革的企业发展战略”,关键在于“融合”。
刘晶:中钢集团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和困难呢?
弋鹏飞:从集团层面看,有三方面亟待改进:
一、信息系统软硬件较市场主流应用严重脱节,近几年来信息化建设投入较少,软硬件均存在技术落后、超期服役等情况。
二、对集团管控的支撑能力还存在不足,ERP、OA等集团统建系统的覆盖范围、应用状况、数据质量均有下降,规划和计划、投资和项目管理、风险管理、合规管理、科技创新、安全环保等管控职能还缺少信息系统支撑。
三、集团正在形成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定位及细化落实具体任务,在推动所属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制造、智慧服务、智慧治理方面有等待思想。
从所属企业层面看,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水平较低且发展不平衡,多数企业“两化融合”仍处于基础建设和单项应用阶段。
二、数字化转型基础设施相对薄弱。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联网率较低,需要持续进行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三、企业数字化转型战略不清晰,除中钢邢机等个别企业将数字化转型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外,多数企业还处于提升生产环节的信息化和自动化阶段,缺少数字化转型的顶层设计,缺乏清晰的战略目标与实施路径。
四、组织架构与人才队伍难以适应转型需要。多数企业还表现为信息化部门或个人的单打独斗,缺乏强有力的制度设计和组织保障,难以实现全局层面的有效协同。
特别需要两类人才。
一、领军人才,能够在“数智化”转型某个细分领域发挥战略规划、方向判断、关键决策等重要作用。
二、融合型人才,既掌握信息新技术,又熟悉生产经营,能够将数字化、智能化与业务有机融合起来。另一方面是转型的方法和策略问题。可借鉴的成功案例不多,可供复制的经验较少。
在人才管理机制方面,中钢也一直在改革,并且取得一些进展。目前已建立与管理序列平行的专业序列。
刘晶:中钢有哪些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可以分享?
中钢天源从“智慧检测”“智慧互联”“智慧制造”“智慧服务”“智慧治理”五方面推进数字化转型,实现对磁性材料、弹性材料生产过程全程监测和重点车间、产线的集中控制,设备综合利用率提升10%以上,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明显提升。
中钢制品院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质检中心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简称LIMS系统)建设,打造“互联网+”智慧检测新模式。
中钢洛耐充分发挥数字化创新驱动作用,持续推进电子商务、大数据平台、工业互联网建设,建成“中国耐火材料行业数据中心及云服务平台”“智能化耐火材料能源管理行业平台”,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全行业“智慧服务”能力。
以希利科硅质材料生产线为示范,开展智能工厂建设,应用数字化工厂模型(数字孪生)、生产过程数字化控制等技术,推进车间制造控制智能化、生产过程透明化、生产信息集成化。
中钢矿院依托企业在冶金矿山行业的优势地位,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电子商务、智慧服务,以打造“矿业领域科技信息服务提供商”为目标,发挥信息化驱动作用,积极推进企业数字产业化转型。谋划高性能空心玻璃微珠、碳气凝胶新材料产线数字化升级改造,提升研发与技术创新能力。
工程技术产业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技术,开展数字仿真、协同设计、智慧工地建设。
比如,自主设计研发主机设备带式焙烧机,利用大数据技术对设备结构进行有限元分析、运动分析、流体分析等数字化仿真分析,在产品投产前最大限度模拟其使用工况,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仅去年一年中钢国际工程凭借这项自主研发的先进、绿色、智能技术,先后签订了中国宝武昆钢年产260万吨、马钢股份年产400万吨、安赛乐米塔尔(Arcelor Mittal)乌克兰钢厂年产500万吨等多个带式焙烧机球团EPC项目。中钢邢机紧盯世界轧辊行业第一强企的目标,打造智能化、数字化示范企业。
通过数字化控制和精益化管理,实现生产制造过程主要工序质量、成本100%受控,使工序过程的稳定性、一致性得到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
集成创新应用,建成可视化远程运维云服务平台,推动轧辊行业商业模式创新,提高产品技术服务价值含量,形成新型的市场营销、售后服务体系,打造新业态下制造业基于“互联网+”的运营模式。
中钢富全矿业集成采、选、掘、机、运、通、装、卸等多个系统,建设“新常态下冶金地下矿生产一体化精准管控平台”,形成“一站式矿山、一键式生产”新管理模式。
企业劳动力投入明显减少,生产成本大幅降低,职工劳动强度明显降低,生产效率显着提高,企业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不断提升。中钢刘塘坊矿业应用信息化手段打造本质安全、生产效率、生产能力、疫情防控、绿色生产、综合治理“六位一体”,提选系统操控与集控中心、生产工艺操控与安全监管及疫情防控、生产设备工艺原理标准及运行状态与实时影像可视、主体设备与公辅设施操控、井上井下机械电器通风排水操控、运行集控管理与智能决策支持一体化的“六个一体化”智慧矿山。
轧辊产品“功能计价”营销模式是指一条或几条轧钢生产线所使用的轧辊全部由邢机提供,钢厂依据合格钢材轧制量和轧制吨单价进行结算。最后,公司管理方式实现转变。基本实现生产信息、物料消耗、设备信息、工序执行、管理信息五流统一,不仅有效提升了管理效率,重要的是构筑了中钢邢机独有的“基于产品精益化生产的降本增效能力”新型核心竞争优势。
刘晶:中钢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战略规划是什么样的?
弋鹏飞:集团提出了“十四五”数字化转型“1344”规划思路,即以建设“数字中钢”“智慧中钢”为总体目标。从“管控服务数字化、网络安全体系化、实体产业智能化”三个维度推进数字化转型。着力夯实数字技术平台、数据治理体系、大数据应用平台和网络安全防护平台四个基础。加快推进产品创新数字化、生产运营智能化、用户服务敏捷化、产业体系生态化四项创新,赋能集团高质量发展。
为落实“1344”提出了六项原则和九条工作措施,总体架构是“1+3+5+N”。
集团总部继续以实现集团公司“管控服务数字化”和落实国资委国资国企在线监管要求为目标,在“4+N”系统应用体系的基础上,升级构建新的“1+3+5+N”(即:1个“智慧决策系统”、3大“管理平台”、5项基础支撑和N个主题应用)系统应用体系架构。对所属企业重点推进“一张两两融合”建设。
(CIO百人会是由关注中国信息化、数字化的行业资深专家、学者和优秀CIO,以及企业或组织的信息技术领导者共同发起成立的非官方、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作为中国数字化领域跨学科、跨行业、非官方和非营利性的政策和学术研究机构,CIO百人会是国内信息化、数字化全领域影响力精英人物互动平台,致力于通过研究和交流,推进中国数字化转型的融合与协同创新。
CIO时代成立于2003年,由前北大CIO论坛会长姚乐先生带领论坛骨干创建,现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高等教育创新中心全球战略合作合作伙伴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网络教育学院”的联合发起单位。
新基建创新研究院作为CIO时代旗下研究机构,以强大的研究实力和综合优势为支撑,致力于产业共性、关键性技术应用和前瞻性趋势研究。实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的协同创新。
CIO百人会联系方式:
范范 13651155286(微信同步);fanwei@ciotimes.com)
|
|||||||||||